白天社交和活动带来的“掩盖”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在白天往往表现出相对“正常”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白天他们需要面对工作、学习、社交等各种活动,而这些活动会暂时压抑着他们的负面情绪。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工作目标的完成、学习的挑战等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暂时忘记负面情绪的存在。 同时,白天的阳光、新鲜空气和运动也能够促进体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情绪状态。
夜晚的寂静与孤独
然而,当夜幕降临,工作、学习等外部压力暂时消退,周围环境变得安静,患者们就会开始独处,孤独感也随之而来。在安静的环境下,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容易被负面情绪所淹没。 此时,缺乏白天各种活动带来的“掩盖”,他们会更加明显地感受到内心深处抑郁和焦虑的折磨。
睡眠障碍的影响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通常伴有睡眠障碍,例如失眠、早醒、噩梦等。这些睡眠障碍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负面情绪。睡眠不足会使人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波动,从而加剧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而夜晚正是睡眠时间,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患者更容易感受到这些负面情绪。
内分泌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人的体内激素水平在白天和夜晚会有所不同。比如,褪黑素在夜晚分泌量更高,而褪黑素被认为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情绪。而压力激素皮质醇在白天分泌量更高,而在夜晚分泌量相对较低。这些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导致他们在夜晚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负面情绪的“反刍”
夜晚的安静也为患者的“反刍”提供了便利。他们在白天可能暂时压抑着负面情绪,但在夜晚,他们更容易回忆起那些令人沮丧或焦虑的事件,并反复思考这些事件,从而陷入负面情绪的循环。这就像在白天忙碌了一天后,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思绪,但整理出来的却是更多的不愉快回忆。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晚上经常感到抑郁和焦虑,白天则相对轻松,那么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你识别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关注公众号:迈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