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为上的改变:从外显的举动看忧郁
初中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渴望独立,又害怕失去安全感;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人误解。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改变。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行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格外关注:
1. 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兴趣减退:原本成绩优异的孩子突然成绩大幅下降,学习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愿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频繁逃课,这些都可能是忧郁的征兆。
2. 社交退缩,人际关系疏远:孩子原本开朗活泼,喜欢与朋友玩耍,但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对朋友的邀请置之不理,这可能是他们内心正在经历着痛苦,希望躲避人群,避免被他人察觉。
3. 睡眠和食欲发生变化:孩子变得嗜睡或者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白天上课容易犯困,精力不足。或者食欲不振,体重明显下降,对原本喜爱的食物失去兴趣,这些都是身体对内心压力的反应。
4. 情绪波动频繁,易怒易哭:孩子经常无故发脾气,易怒易躁,对任何事情都容易感到烦躁,动不动就哭,情绪难以控制,这些都是忧郁症的常见表现。
5. 自卑自责,消极悲观:孩子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朋友,没有未来,总是消极悲观,对未来失去希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这些都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信号。
2. 心理上的变化:从内心感受解读忧郁
初中孩子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世界的理解、对人际关系的把握,都处于探索和学习之中。当他们遇到挫折、压力,或缺乏良好的应对机制时,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变化,表现出忧郁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以下心理状态,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忧郁症:
1. 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孩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缺乏自信,在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容易被他人影响,失去自己的主见。
2. 负面情绪积累,难以释放:孩子总是感到压抑、焦虑、不安,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摆脱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积累起来,会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
3. 对未来充满迷茫,缺乏目标:孩子对未来的规划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学习、工作、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容易感到无助和绝望。
4. 对事物失去兴趣,缺乏热情:孩子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学习、玩耍、社交都没有兴趣,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5. 出现自杀念头,产生自我伤害行为:孩子开始思考死亡,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做出一些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割腕、服药等,这是忧郁症蕞严重的症状,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3. 生理上的变化:从身体状况了解忧郁
除了行为和心理上的改变,忧郁症还会导致孩子生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可能是早期发现忧郁症的重要线索。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以下生理指标:
1. 睡眠障碍:孩子可能出现失眠、早醒、噩梦、睡不着觉等问题,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容易感到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
2. 食欲变化:孩子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暴饮暴食、厌食等问题,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3. 身体疼痛:孩子可能出现头痛、胃痛、腹痛、肌肉酸痛等身体上的疼痛,但找不到具体的病因。
4. 免疫力下降:孩子容易感冒、发烧,抵抗力下降,经常生病,这可能是由于忧郁症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
5. 激素水平变化:忧郁症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只是初中孩子忧郁症的常见表现,并非所有孩子都具备全部症状。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中的部分或全部,家长和老师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迈浪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