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总是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一样吗?
孩子的情绪起伏不定,可能是每个家庭都曾经历的挑战。但如果孩子的喜怒哀乐像是坐过山车,从狂喜到沮丧之间快速转换,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就需要警惕双向情感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向抑郁。这种疾病的表现不仅限于情绪上的波动,还可能伴随着行为、认知、睡眠、食欲等方面的改变。例如,孩子可能在精力充沛、亢奋的状态下,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的念头。孩子总是精力旺盛,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吗?
在双向情感障碍的躁狂或轻躁狂阶段,孩子可能表现出过度的精力旺盛,像一只充满活力的“小兔子”一样,兴奋不已,难以静心。他们可能会频繁地说话,思维跳跃,容易分心,而且精力充沛,不需要休息,甚至会通宵达旦地学习、工作或玩耍。他们还可能表现出自信心爆棚,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过度消费,或者陷入不切实际的计划中。这些行为看似积极,实际上是躁狂状态的典型表现,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孩子总是感到疲惫,像一只“蜗牛”一样吗?
在双向情感障碍的抑郁阶段,孩子可能表现出明显的疲惫感,像一只行动缓慢的“蜗牛”一样,缺乏动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他们可能会感到悲伤、绝望、无助,甚至出现自卑、自责、无价值感等负面情绪。他们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例如失眠或嗜睡,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以及对未来感到悲观等症状。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以及生活质量。
孩子总是抱怨身体不舒服,但检查结果却正常吗?
有些孩子在双向情感障碍发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例如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但这些症状通常难以用医学检查来解释,也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这可能是由于双向情感障碍导致了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运作。因此,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身体不舒服,但检查结果却正常,家长应该考虑是否存在双向情感障碍的可能,并及时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孩子得了双向抑郁,该如何应对?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波动,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疾病,学习应对技巧,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家长不能自行判断,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迈浪心理 一个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公众号,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心理健康,并及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