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隐藏在阴霾下的躁狂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情绪波动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两种极端情绪状态的交替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将双相情感障碍与躁狂联系起来,然而,有一类患者则以抑郁为主,躁狂症状较为隐蔽或轻微,被称为“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
这类患者的抑郁症状往往更为明显,持续时间更长,而躁狂症状则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兴奋”或“精力充沛”。由于躁狂症状的掩盖,他们容易被诊断为单纯的抑郁症,导致治疗方案不当,无法有效控制病情。
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以下特点:
- 抑郁症状明显且持续:他们会经历长时间的低落情绪、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卑和无助感等典型的抑郁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 躁狂症状轻微或不易察觉:与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不同,他们的躁狂症状可能表现为轻度兴奋、精力旺盛、话多、睡眠减少、注意力分散等,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误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表现。
- 家族史: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上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
- 治疗效果不佳:单一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往往无法控制病情,因为患者的躁狂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症状容易被忽视,诊断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患者需要接受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并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症状评估、心理测试和必要的身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抑郁的疾病。
在诊断明确后,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情绪稳定剂,例如锂盐、拉莫三嗪、瓦尔普罗酸等,控制躁狂和抑郁症状。同时可能还需要辅助使用抗抑郁药物,但需要谨慎选择,因为有些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加重躁狂症状。
-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情绪调节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
- 生活方式干预: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减轻压力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并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警惕隐藏的躁狂
对于以抑郁为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及时识别和治疗隐藏的躁狂症状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信号:
- 突然的精力充沛:原本意志消沉、精力不足的患者突然变得精力充沛,睡眠减少,工作效率提高,可能是躁狂的预兆。
- 过度自信和乐观:患者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和乐观,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计划,例如过度消费、冒险投资等。
- 话多、思维奔逸:患者可能话多、语速加快,思维跳跃,难以集中注意力。
- 易激惹和攻击性:患者可能变得易激惹、易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 性欲增强:患者的性欲可能会突然增强,行为放纵。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以防止躁狂症状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关注公众号:迈浪心理,了解更多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关注自身心理健康。